2020年贵阳先进工作者:修文县人民医院行后党支部书记刘安元
刘安元2005年7月毕业于贵州省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后在修文县人民医院工作至今,主治医师,现任修文县人民医院行政后勤党支部书记、质控科主任、感染科主任。
艰难的选择
2016年4月18日早上,对刘安元来说,是一个让他终身难忘的日子。院办通知,让他到院长办公室谈话。当时,他就“懵了”,心里在想:我没有犯什么错误嘛!怎么院长会找我谈话呢?当他忐忑不安的走进院长办公室,院长对他说:“医院准备成立质控科,经讨论研究,决定派你去主持工作”,他一听“主持工作”,势必就要放弃临床一线。“治病救人”这可是他自从进入医学院来的梦想,他心中很纠结,当时院长好像看出他的心思,鼓励他说:“搞好全院的质量控制能救很多人啊!”正因为这句话,让他选择转型到了管理岗位。
2018年8月1日接院领导的通知后,由于感染科主任工作调整,介于他所学的专业是临床医学,又管理全院的医疗质量,医院会议决定任命他兼任感染科主任一职。虽然工作任务加重了,休息时间少了,肩上责任也加大了,但一想到又可以天天接触病人,他欣然义无反顾的接受了组织安排,兼任感染科主任一职。由于历史原因,院感染科一直都只有门诊而没有住院病区,大家都习惯称它为“发热门诊”。通过院领导及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在他就职后一年的时间里,感染科于2019年8月29日,病房改建完成并投入使用。这解决了全县的传染病患者没有地方住院治疗的难题。
病人就是我们的亲人
刚刚毕业时,他还在是一名住院医师。一天晚上值班,急诊送来一位左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当时情况紧急,他立即给老人安排床位,然后马上给老人全身体格检查。但是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在检查过程中将老人的左下肢弄痛了,老人很生气的用右脚踢了他一脚,由于没有站稳,一屁股就坐到地上,他当时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但当看到老人痛苦的表情,他就愧疚了,是因为业务不熟,把老人弄痛了。“大爷,对不起,我叫老师来给你检查”他说。然后在老师的协助下很快就给老人检查、固定了。第二天查房时老人拉住他的手说:“小刘医师,昨天把你踢痛没有?是我不好,你别生我气!”。“大爷,是我把您弄痛了!没事的,我在家做错事情爷爷也经常吼我的”,他微笑着说道。老人感动地说:“你真好,你爷爷真幸福”。离开床位时大爷给伸出手,给了他一个“大拇哥”!
迎难而上
2020年伊始,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武汉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并有全国蔓延之趋势。在院领导高度重视下,紧急从全医院抽调了近20名医护人员加入感染科。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紧急组织新抽调来的人员与原感染科所有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标准、防控方案、院感知识等的培训,大家都紧急上岗。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本次疫情来得太突然,没有太多时间做周密的准备,他深知,所以必须全身心投入工作。大年三十夜,在科室陪同事们吃完年夜饭,他匆匆赶回家并与父母简单交代了下工作情况,近段时间他可能回不了家,请二老帮助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父亲全力支持,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作为一名医师,这是你的责任,家里的事你不要操心,安心工作,只要求你照顾好自己就行”。父亲简单的一句责任,让他明白了自己肩上的重担以及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一句“照顾好自己就行”让他当场泪流满面。当天晚上和家人短暂的相聚后,就直接回到了工作岗位。他知道:作为感染科主任又是一名老党员,疫情是命令、也是责任,必须与科室的同志一起奋战并要冲锋在前,给年轻的医务人员带好头。
以身作则,轻伤不下火线。疫情发生以来,近二十多天他吃住都在医院。每天都有几十个发热患者前来就诊排查,由于大家都是临时学习的标准,很多年轻的门诊医师都没有经验、拿不准,生怕漏掉一例可疑患者。他就把最新诊疗标准拿起在诊室协助门诊医生,与前来就诊的患者一一对照、逐个进行排查,对可疑的患者立即收入院观察治疗,有时候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遇到不配合的患者还要苦口婆心的解释,并协调各方面的资源解决,争取不放过一例疑似患者。
紧急部署,加强学习,防控第一。在疫情面前,国家、省、市、县的文件、标准像雪花一样多。每天都有学习,作为科室主任每天将学习到的知识以及收到的文件提炼后及时的传达到科室的每一位医务人员,目前的形势下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的更新防控知识,才能做好防控、诊治工作。
特殊的病人。记得在2月3日,修文县人民医院收到了两位特殊的发热患者(他们是夫妻,其女儿在省外已确诊为新冠肺炎),接到患者后,按照规定,立即给他们量体温、拍CT、抽血化验、做核酸检测。当天晚上7点多,CT检验结果显示患者肺部有阴影,结合病史高度疑似新冠肺炎,需要做进一步住院检查、治疗。当天值班的是两位年轻的医师,刘安元与科室副主任凌荣松便打算带着她们进病房做进一步检查。但没想到,病房外的陈军副院长也穿好了防护服。陈军说“我是专家!我带管床医生进去。你是主任,在外面主持工作”!但是刘安元考虑到该患者高度疑似“新冠”,陈院长50多岁了,这段时间加班太多,皮肤又是易过敏体质,不易太多接触该患者;另外一个小心思就是“即使感染了病毒,我扛得住”,然后对陈院说“我年轻,抵抗力要好点,让我进去检查患者,您在外面主持大局”。就在病房外“争吵”了起来,这件事当时还被同事偷偷拍下后,发给了多彩贵州网抖音公众号。得到大量的点赞,为了这事,陈院长还生刘安元的气了!后来,在大家的几番劝说下,陈军副院长才放弃进入病房。当他带着医务人员进入病房后,男病人有些紧张,不安地看着他说:“医生,我的病严重不?”他一边问诊,一边安慰:“老人家,不要担心,您还没有确诊,请配合我们治疗。就算最后确诊了,也不要担心,医院会给您好好治疗。”然后老人放松了,很配合检查。最后两名老人在修文县人民医院确诊为新冠肺炎,并根据省市要求及时转入贵州省将军山医院进一步治疗。
只有人人都舍小家、顾大家,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如此凶险的疫情,医院感染科也是全省108个定点医疗机构之一,也是一线战场,全科近40名医务人员都一个多月未回家。虽然不能请战武汉,真正逆行,但是,在刘安元的带领下,同事们把身边的岗位坚守好,以身作则,不折不扣的执行中央的联防联控政策。大家一起心连心,并肩作战,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疫情,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让党徽在抗疫前沿熠熠生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抗疫至今,刘安元带领他的团队,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坚守岗位、奋战一线,无数个感动的瞬间温暖了无数颗心,无数个感人的精神照亮一座座城,无数名党员干部坚守阵地、逆行而上,勇做战“疫”一线的王者。
他带领的团队,身先士卒、筑起防线,做迎难而上的“先行者”。“生命重于泰山”,在当前防疫斗争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服从党组织安排。党员干部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与广大群众并肩作战,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和无畏冲锋在“疫”线,在每个基层一线筑起防疫的屏障,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以更强自觉决胜战“疫”。
他带领的团队,坚守岗位、阻击疫情,做精确打击的“阻击者”。“疫情就是命令”,广大党员干部闻“疫”而动,把严峻疫情当做对党性的考验、对初心的考问,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我是党员我带头”的积极性主动投身到这场严峻斗争中去,以“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决心真抓实干,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攻坚克难。既敢于斗争,更善于斗争,在抗“疫”斗争中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各级党组织带领群众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在防控中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引导到位、摸底排查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党员作用到位、应急措施到位”,筑牢“疫”线战斗堡垒。
他带领的团队,担当使命、守护平安,做守望相助的“守护者”。“防控就是责任”,主动扛起责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和实干抓好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以“草摇叶响知鹿过”“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细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以“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从容面对各种棘手问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定力消除群众顾虑、坚定群众信心,在“疫”线当先锋、作表率,让党旗在一线全面飘红,让党徽在前沿熠熠生辉。
“作为一名医师、又是一名党员,我会一直把病人当作我的亲人一样的对待......”刘安元如是说。
本文由「
龙洋网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www.loyo.cc/zixun/5987.html 发布于
2021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