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高桥大堰精神 勠力同心建新梅江——记道真自治县驻河口镇梅江村第一书记杨阳

高桥大堰,道真县河口镇梅江村红旗茶园组深山老林里的一条堰渠,她引来了老龙洞的水,惠济了梅江村半数以上的村民,见证着梅江的发展,隐藏着时代的丰碑,沉封着半个时代的历史,当地群众称他为“道真的红旗渠”。

微信图片_20200730095122.png

传承精神,倾情帮扶,不负韶华 

2018年3月,杨阳同志成为百万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干部中的一员被派驻河口镇梅江村,到村后,杨阳同志第一时间去瞻仰了高桥大堰,听着她的故事,领悟着她的精神,杨阳同志仅用二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梅江村的21个村民小组716户家庭,与村民们同吃同住,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实话,甚至是气话、恼话,用心去感受他们的苦与乐,尽力摸清全村的人口结构、经济收入、致贫原因等情况,结合工作实际,指导成立了脱贫攻坚作战体系,健全了全村脱贫攻坚作战图,建立了科学、完备的“一图一表一台账”,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微信图片_20200730095131.png

临危受命,勇挑重任,不计得失

2018年11月,由杨阳同志兼任总支书记,主持梅江村的全面工作,接到命令,他没有半点犹豫,毅然接受组织的安排,第一书记、总支书记一肩挑,历年来,梅江村的工作在河口镇乃至道真县85个村(社区)都是走在前列的。双重职责,双重任务,对杨阳来说,既是组织对工作的认可,更是组织的考验。机遇与挑战并存,他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压力面前,杨阳同志表现出特别的自信,因为他始终坚信勤能补拙,该奋斗的年纪必须倍加努力。天蒙蒙亮,草草吃完早餐,他便背上扶贫专用百宝箱(帆布包)下组入户,开始一天的工作。与农户交心谈心宣传扶贫政策,了解农户家园环境卫生整治情况,检查“住房保障工程”、“串户路工程”、“人饮工程”进度和质量,无数个夜晚村委办公室的灯光深夜未灭,那是他在汇总下组入户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问题;那是他在起草接下来工作的部署规划;那是他在研究和细读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怎样结合梅江村实际情况抓好落实。按照“六个精准”和“四场硬仗”的要求,对照我省脱贫攻坚“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指标体系,结合梅江村实际,他始终按照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认真开展党建扶贫,根据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的要求,坚持因户施策、一户多策。全村21个村民组716户2928人,193户贫困户750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时时刻刻浮现在他脑海里,户户研判、户户过关,精准施策,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在他主持梅江村工作的时间中,全村工作稳步推进,向梅江村群众及镇党委政府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微信图片_20200730095136.png

汇聚力量,助力脱贫,不遗余力

每天结束走访后,杨阳同志便静下心来熟悉扶贫政策,在研究悟透各类政策后,按照省委政府提出的“八要素”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实施好产业革命,调整好产业结构,帮助贫困户选择合适的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以坚持“长短产业”相结合,稳步提升蔬菜基地,烤烟基地,经果林基地;有效管护茶园2000亩、梅江花椒1155亩;新发展酒用高粱;规划做好蘑菇农庄大棚升级改造。对接相关部门争取项目,为梅江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工作中,一是积极争取帮扶单位茅台集团,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梅江村跃进组有一条全组农户生产出行的的必经之路(其中涉及到一家养羊大户),一直未能硬化,导致晴天一片扬尘,雨天一片泥泞,经过努力争取,最终得到茅台集团帮扶修建;二是主动对接上级主管部门县农业农村局,建成100亩无公害水稻示范基地,每斤大米价格增收1.5元左右,助力群众增收创利,并争取到帮扶资金25万余元用于村集体经济建设;三是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捐赠梅江车村小学7万余元的学习用品和办公设备、并建立了长效助学奖励机制;四是筑巢引凤,招商引资,为打造宜居宜游梅江奠定了基础。

勠力同心,振兴梅江,不辱使命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结合梅江村实际,他带领村支“两委”干部、全村代表共同商讨研究,基于梅江村目前发展趋势,着眼于“产业梅江”、“宜居梅江”、“文明梅江”、“富裕梅江”的长远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提升,让梅江村的全体群众生活更加美好,让梅江村的贫困群众脱贫出列后稳步提升。

微信图片_20200730095204.png

如今,杨阳驻村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他始终坚信,乡村的主人是农民,帮扶是一股强有力的支持力量,植入发展过程要注重从“尊重村民内心意愿,不强迫强制;尊重村民自治权利,不包办代替;尊重村寨自然机理,不大拆大建”三个方面出发,发挥村内一切积极向上的力量,民主决策村内发展事务,在原有风貌基础上施以适当提升,在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做一件成一件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村民发展信心,把梅江建设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微信图片_20200730095143.png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杨阳看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全国数百万驻村帮扶干部中的一员,参与脱贫攻坚是职责所系,是宝贵经历和财富的积淀,不需要树功,最主要的是能够不辱使命、从中立志、立德和立行,让人生增彩。

话题:
No Tag

相关推荐